国内高档男装品牌现状 披着“洋皮”抢市场

时间:2011-10-10

    整理/华唯商标转让网

    国内生产,采用全英文命名,号称国外注册,挂进一个个高档百货公司后,俨然成了“国际名牌”,这样的做法在服装界其实并不是新闻。然而,自“达芬奇事件”后,不少人在购买品牌服装时都留了个心眼,因此也变得抱怨多多。

      记者近日走访苏城各大百货公司发现,类似国产“洋牌”服装占到中高档品牌男装的8成左右,更有个别百货公司在一层高档服装区域大面积铺设类似“假洋牌”。对此,商报律师团认为,虽然这种做法并非违法,但国产货披着“洋皮”高价出售难免有欺骗消费者之嫌。

      1万元买了三件“洋品牌”

      徐女士经常会为丈夫打点行装,除了偶尔出国为丈夫购置一些打折的品牌男装外,也会趁节假日在苏城各大百货公司搜罗一些中高档品牌男装。国庆长假期间,她在市区一家百货公司花1万元选购了以英文“F”打头的一英文品牌的三件男装,其中包括一件棉袄,一件外套,一件衬衫,“我买的都是英文名字的,说是外国品牌,价格都赶上国际一线品牌了,结果回家一看,居然产地在广州虎门,真是郁闷死我了”。

      刷完卡后,徐女士拎着包装精美的服装袋回了家,因为前不久的“达芬奇事件”,她留了个心眼。“大牌子我都认识的,这几个牌子虽然都是英文,但真没见过呢”,徐女士再次拿出衣服查看了一下,发现这一品牌的生产地根本就是在广州,销售点也都只限于国内,在国外根本就没有店铺销售。随后,她又登陆了该品牌的官网,进而发现这仅仅是一个“创作灵感源于意大利的品牌”,但所有服装全部产自广州,目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国内一线城市高端百货商场内销售。

      意识到自己买到了“达芬奇”服装后,徐女士拿着衣服再次回到了百货公司,但柜台人员直言,“我们的品牌服装本来就是产地广州的呀,吊牌上都有明确注明,服装没有质量问题是不予退换的”。无奈的徐女士只能打道回府。

      中高档男装8成披“洋皮”

      “据我了解,凯迪东尼、爵士丹尼、佛伦斯、马思图、劳斯丹顿……这些号称国内一线品牌的男装好像都是国内生产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等地,应该都属于贴牌销售,不信你去百货公司看一看,起码有8成这样的品牌”,采访中,一位有着十年外贸服装经营经验的业内人士如此透露。

      随后,记者分别走访了市区三家高档商场,在这里的男装品牌区,确实看见了这位业内人士报出的几个品牌男装,这些品牌全部用中英文打着大大的标记,在一家百货公司的五楼高档男装区内,记者找到了徐女士所购买的“F”打头的这一男装品牌柜台,记者随意挑选了一件秋装,标价为9000余元,售货员告诉记者,现在夏季服装清货可以打折,这件秋装属于新款不打折。

      当记者询问该品牌出自哪里时,柜员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意大利知名品牌”。“意大利生产的?”当记者询问产地时,柜员说:“肯定是意大利品牌,衣服在广州生产,我们这是国外二线品牌,都是在国内生产的,如果全部进口就不是这个价格了。”记者翻看了该品牌的宣传单发现,上面多处提到“原创于意大利,设计源于意大利,但服装公司却是在广州”。

      同样的,在另一家高档百货公司内,一款全英文的意大利男装品牌的商标持有人也是广州某服饰有限公司,网上还有该品牌诚招加盟商的信息,同时各大网购平台也在销售这一品牌服装。

      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多个柜台的售货员都称自家的品牌来自国外,比如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日本、西班牙等。其中尤以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的居多,而这些自称是“洋品牌”的服装吊牌上都无一例外写着,产地在广州、上海或福建等地。

      “真的吗?我一直以为这个牌子是国外的二线品牌啊,我老公经常穿这个牌子的呀,我现在才知道是广州货啊”,现场一名消费者听到记者对于产地的疑问后很是诧异。她说,现在百货公司的男装价格涨得厉害,都接近国际高端品牌的价格了,“我一直以为是真的国际品牌呢,都没注意过产地,真是穿得莫名其妙了”。

      披上“洋外衣”身价翻番

      在石路一家百货商场的一楼有一个品牌促销区,在这里一件2000多元的洋品牌男装降到200多元在抛售,当记者问起这是哪里的服装品牌时,促销员答:“法国的。”记者注意到,这件衣服的吊牌上印着“PARIS”字样,吊牌上全是中文介绍,但经过查询,该公司的地址在广州市天河区,品牌注册地在香港。

      昨日,记者走访了苏城各大百货公司,调查了将近20个中高档男装品牌,在逐个询问价格后发现,同样的质地的服装普遍要比普通的专卖店高出2倍以上。“一些新进入市场的服装品牌,特别喜欢打外国品牌来误导消费者,经过精美包装后都能卖出高价。但你要真去国外看看,根本没有一个店是卖这个品牌服装的。”据这位服装业内人士透露,打假洋牌的服装通常会多赚50%以上的利润,“服装的成本价一般占标价的2成,撑死也就三成”。

      如此披“洋皮”卖国货的行为是否有部门来监管呢?调查的结果却令记者大吃一惊,有消保委工作人员坦言,其实类似情况已经存在很多年,但目前还没有相关部门能有条框来进行监管。

      “这种做法其实并非违法,而且现象非常多,不只是服装、鞋帽,更多的是投资公司,法律对这些公司确实无可奈何,他们钻的正是法律漏洞”,商报律师团成员蒋勇伟律师说,只要确实是在国外注册了商标,那它就是真实的洋品牌,而根本不会去管它在国外有无设计、生产及销售,“当然,如果这些假洋牌服装在销售时以洋品牌进行虚假宣传,并不告知消费者真实产地,则对消费者是不诚信的行为”。

      “要避免这种状况,只能依赖于消费者自身提高甄别能力。”蒋勇伟说,如今假洋牌泛滥,要进行一一甄别恐怕难度很大,最主要的还是要戒掉“崇洋”的虚荣心理,只有消费者自己改变了消费观念,商场才能跟着改变选择标准,杜绝这些假洋牌进入市场。

      【链接】

      “假洋品牌”七大造假手段

      1、国产品牌取个洋名字,产品包装更改为洋文。

      2、产地更改为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

      3、在国外注册一个空壳公司,产品从境外弄一个“出生证明”。

      4、在国内建一个工厂引进一些设备,按国外标准生产,号称是“原装进口”。

      5、宣传上声称至少有几十年历史,贴上一张洋人照片,便称其是著名设计师或品牌开创人,或请老外当模特等。

      6、打“擦边球”利用一些特殊手法,使自己获得知名洋品牌中国若干年商标权,贴牌生产产品号称高端产品。

      7、多在香港等地注册。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